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零四章炮决孔有德

第四百零四章炮决孔有德

明军。

    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得这样的结果。

    脱离与明军接触之后,这一路明军也缓缓退回。

    多尔衮带着一万多人退到答鲁城附近,计划前所未有的失败,整个军心士气都变得消沉。

    而明军这边朱慈烺得到赵安东部被打残的消息,心里也非常难过。

    赵安东部战死三千零五十人,伤残者一百七十人,之所以伤残者这么少,还是因为不少士卒在受伤后选择了跟对方同归于尽。

    撤回长城时能站起来的不到一千二百人,其余的全部各种伤。

    这是新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伤亡,不少熟悉的身影永远的消失了。

    锦衣卫损失千户一人,侦骑二百八十多人,只剩下十七人活着。

    且不说那价值三四百万两的抚恤问题,这些可是大明第一支新军,大同新军的士卒。

    是新军中训练最久,成立最早,对朱慈烺最忠心的一支,他们的每一个百户都在讲武堂受过训练。

    当初亲自到京城接受检阅的也是朱慈烺亲自接见过。

    可以说只要在扩军,这些人哪怕是普通士卒,都能成为小旗。

    这损失的不是三千人的兵力,而是三千颗种子,以这三千人为基础,只要六个月,又是三万新军。

    现在白马关夺回来了,但是答鲁城确丢了,好消息是多尔衮部基本已经半残。

    只要等到曹文诏部一到,朱慈烺就有把握给对方来一次狠的。

    这一战新军打出了气势,最后五千新军都能追着多尔衮,把多尔衮吓退。

    相信从此以后,新军到处,建奴再也没有往日的嚣张,打破了对方的精神,比起杀死这一万建奴更有意义。

    在崇祯看来新军是成功的,是无敌的,是大明的希望。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新军只是开始,问题还有很多,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继续改进。

    第一个就是骑兵不足,纯粹的步兵队伍,导致新军面对敌骑的时候,处处受制约,赵安东部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他们哪怕有一千骑兵,对面的多尔衮就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第二个就是对付骑兵冲击的手段太少,在没有重机枪出现之前,骑兵天然对步兵具有优势。

    就算有重机枪,骑兵也一直活跃到二战坦克装甲车技术成熟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这次轻易被对方骑兵击破防线,是不是因为缺少对火枪兵的防护。

    如果前排有三排长枪兵,那么是不是结果又不一样

    第三就是把刺刀套在火铳口上这个射击并不利于和骑兵近战,够不着不说,还影响士卒发射。

    装上打不着,卸掉太费事,感觉成了鸡肋射击。

    第四就是各部名称不统一,没有番号,往往以地名人名命名部队番号区别,在战场上,影响指挥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总参谋的指挥负担,需要改变。

    正好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编军队,朱慈烺打算把这次发现的问题,一次性都给他解决喽!

    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