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统计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一章稳步推进

第一百四十一章稳步推进

    崇祯嗯了一声:“若是没有京营勇士营和神机营一起能否守住京城?”

    曹化淳惊讶的看着崇祯:“皇上这是何意?京城城墙周长四十八里,若是仅有四万人守卫去掉城门守军,城内巡视,内城守军等等一丈还无一人。”

    曹化淳的意思很明显,这个规模你能不能守。崇祯还不是傻子,一个城墙垛口还分不到一个人那还守个。

    崇祯转了一圈问道:“你打算建御马监骑队,这次京营改制就把三千营划给你吧,太子筹措了二十万两银子也一并划拨给你,要善加利用,你先下去吧。”

    曹化淳应声而去,崇祯犹豫了半响:“那就按你的计划来吧,对了,近来山西数府上书言收成不佳,明年或有饥荒之忧,你可有这方面的数据?”

    朱慈烺点点头:“这个儿臣也发现了,这些年来山西粮食基本都在输入,但是晋商购得的粮食并没有在本地销售而是输往草原。

    他们不仅外购粮食没有输入山西,还从本地高价购粮,导致山西粮食即使丰年也常不够本地人实用,加上这几年灾害频发,山西已经无隔年之粮,再有饥荒必然导致惨剧发生。”

    崇祯忧虑的问道:“那你可有解决之法?”

    “回禀父皇,此事儿臣已经做三手准备,第一就是今年晋商所屯之粮还没有来得及运出关外,此粮可以解燃眉之急。第二就是新粮食作物已经在山西推广,特别是红薯,紧急之时,红薯藤也可充饥。第三就是从江南购买粮食补充粮食不足。到时候即使有缺口,但是也不至于饿死人了。”

    崇祯欣然拍手:“好!好!好!皇儿此事办的非常好,能不饿死人已经是大的好消息。”

    对于崇祯来不让灾民饿死已经是对灾民大的恩赐,但是对于朱慈烺看来不饿死人才是救灾的最底要求,也是救灾的底线而已。

    就像现在朱慈烺明明知道这次江南谋逆案若是办成,所得的钱粮应当不下于山西这边,不过这笔钱朱慈烺不打算用在其他地方。

    朱慈烺打算用粮商的钱用来重建一粮食储藏体系,最合理的分配大明的粮食,争取让更多人平安活下来。

    朱慈烺又解了崇祯一块心病,崇祯松口气之余问道:“额哲封赏即将商定,额哲也请求回大同拿回归化城打通通往河的商路,你那边都准备好没有?”

    朱慈烺想了一下道:“父皇,儿臣怀疑那一万建奴久驻归化城除了监视额哲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晋商的那批粮草,所以山西那边进攻不如固守,而且要谨防内鬼作乱献关导致建奴突入。”

    崇祯已经把晋商这一批粮食看成解决山西饥荒的救命粮,在听到建奴也在打这批粮食的主意立刻就不开心了:“既然如此,为何不立刻拿下这些商人!”

    朱慈烺摊摊手:“还不是这些建奴在窥视,儿臣也怕这些人狗急跳墙联合建奴作乱,到时候整个山西都要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