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第九十八章 召周梦臣

第九十八章 召周梦臣


    嘉靖如此说,让杨守敬怎么回答?

    怎么回答都不对。只能重重扣头,说道:“臣死罪。”

    嘉靖不再冷笑,却是真的有了杀心。

    夏言见状,上前行礼道:“陛下,钦天监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功。还请陛下开恩。”

    严嵩亦步亦趋,似乎是夏言的跟班,说道:“臣以为夏大人所言极是。”

    嘉靖说道:“好了,钦天监正夺职,令其戴罪履职。”

    嘉靖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钦天监这个职位是需要专业技能的,而偏偏大明掌控高端天文学知识的也就那么几家,都在钦天监之中,连民间几乎没有精通天文的人了。

    宋代开始就严禁民间研习天文,但是宋代对士大夫宽松之极,而士大夫们根本不在乎这个禁令,但是明代却不一样了,大明太祖皇帝法度森严,说不许就不许,所以在宋代皇帝下诏召集民间研习天文者,还能找出来一大批。

    但是在明代,是真没有?

    即便有一些,也是皮毛而已,还不如钦天监的人。

    在西方天文学知识传入大明之前,钦天监虽然不中用,但是也代表着明代天文学最高水准。不过越往后明代法度也越松弛。各种民间的天文学家也都慢慢的多了起来。

    嘉靖一声令下,杀一个人容易。

    但是杀了之后怎么办?

    这是一个大问题。

    要不是这一点,嘉靖早就将钦天监上下都换了一遍了。即便是在愤怒,嘉靖对杨守敬的处罚之余,也让他继续履职。

    杨守敬已经浑身被冷汗打透了,说道:“臣写陛下隆恩。”

    “陛下,老奴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黄锦出列说道。

    嘉靖没好气的说道:“说。”

    黄锦说道:“今日的日食,并非没有人预测到的。”

    跪在地面上的杨守敬猛地抬头说道:“不可能。”

    有些人都是外行看热闹,唯一内行才知道里面的难度。杨守敬就是内行,虽然不敢说是钦天监在天文上造诣最高的人。但绝对在前三之列。每一次日月合朔的计算,都是他主持之下完成的。

    他之所以出错。其实除却之前说的计算量大,观察视差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用的数据有些问题。

    周梦臣是自己测算的数据,因为他改良的算法,需要测量的数据大大减少。准确度也有所提高。

    但是钦天监的数据却来源于大统历,而大统历乃是郭守敬授时历改编而成,而今已经二百年有余了。

    不得不承认,郭守敬是古代第一流的天文学家。他所定的历法,经久耐用。而今已经保持着不错。但也因为时间太长,误差积累,在测定交食上,已经出现了错漏。但是钦天监的人,没有修订历法的能力。

    这完全是数学水平的问题,他们仅仅懂大统历内部计算日食的算法。要他们自己设计计算,却没有这个能力。

    就好像有些人只会用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他却不会修一样。

    而且不会修的,不仅仅是杨守敬一个人,而是整个钦天监。

    如果细数一下,从正统年间到而今,一直有大臣上奏要求重修历法。

    但是都是上奏之后,没有下文了。

    一方面是大统历虽然出了一点小毛病,但是大体上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并没有出错。

    另外一方面,就是没有人懂这个。

    黄锦说道:“杨大人,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以为没有人能做到吗?”他转过头来,说道:“陛下,奴婢前番去武昌,特别见了你要嘉奖的周梦臣,这个周梦臣乃是武昌阴阳官,家中世习天文,学问高深。我有意将其带回京师。只是他觉得学问未成,不敢来京,只是他预测过四月初一的日食。只是不知能不能验证,今日一看,果然是陛下圣明,明见于万里之外,拔人才于草莽之中,此周梦臣,岂不是能解陛下今日之忧?”

    嘉靖早就不知道什么周梦臣了。

    但是被黄锦一说,似乎想起来了。他有些迟疑的问道:“他真预测到了。”

    黄锦说道:“奴婢岂敢欺瞒陛下?”

    嘉靖说道:“好,传旨,召周梦臣入京。”

    严嵩立即出列说道:“臣奉诏。”

    夏言心中暗道:“似乎这个名字我听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嘉靖见夏言不说话,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说道:“夏卿,你有意见?”

    夏言立即回过神来,说道:“臣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