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江户旅人 > 2.兴办文武两学校

2.兴办文武两学校

预算先给编列进幕府的开支之中,成为常例。

    说到开支,暂时是每个月拨黄金四百两,另外还有一个麦克唐纳的开销,是幕府另外比照一名一千石旗本的开支编列了,不算在学校的支出内。

    一个月四百两,一年四千八百两,也是一笔很大的款子了。按理说应该忠右卫门自己亲自照管的,可咱们的事情真是不少,传习队那边也相当的紧要。

    而且忠右卫门也想多培养一下学校里面的学生,所以专门召开了第一届江户大学学生大会。让学生们自己推举出五名代表,由这五人管理学校的财政支出,当然也受全体同学的监督,账目每个月都要公示。学代每年一选,可以连选连任,毕业自动退出。

    最后这玩意儿会发展成什么样,忠右卫门也猜不透,鼓励一下大学里面自由之精神、文明之思想,未来或许能有点用吧。

    除了江户大学以外,听了锅岛直正的讲述,有所启发的松平齐宣又向德川家庆上奏。表示现在新军没有足够的合格军官,从训练优秀的士兵中拔擢军官固然也很好,可是现在军队少,他们几个人管的过来,未来军队多了呢?

    除开选拔优秀的旗本御家人,把他们送去英国军校外,幕府这边也不能懈怠下来。直接培养中低级军官似乎还不现实,但是也可以预备起来。

    怎么预备呢?

    筹办步兵传习所,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部招收八到十二岁的旗本御家人子弟,教授他们忠于将军的思想,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锻炼他们勇敢的气质。在小学校里面摔打了那么四五年,最小的孩子也能够十三四岁了吧。

    就很方便往江户大学里面塞,学上两年英语,正好打发去英国留学,直接对接,一点子问题也没有。

    中学部则是等留英的那些军校生归来之后,幕府自己着手培养中级军官,那是后话了,暂且按下不提。先把小学部给办起来,保证幕府新军的军官,能够按梯次培养起来,不停地轮替交换,保持活力和新鲜。

    见自己的弟弟已经会举一反三了,德川家庆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打击松平齐宣的积极性。不仅直接答应了开办步兵传习所的请求,还直接从自己的内帑中拨出三千两给松平齐宣使劲造。

    有个做将军的哥哥就是这么好,只要计划像模像样,立刻就能得到审批通过加拨款。

    趁着现在传习队已经有了几分成色,选了十来个老实可靠,忠心耿耿的兵,松平齐宣就硬把步兵传习所给办起来了。反正都是教孩子,不急着教什么战技枪术,那些士兵教官勉强也能胜任。

    因缘际会,文武两所学校,就这样创办了出来。或许对幕府而言,他们来的太晚,可是终究幕府也踏出了这一步。只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结果总不会比什么都不做更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