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黄巾天下 > 第六章太平道乐

第六章太平道乐

…得道了?

    正在此时,一个身着甲胄的俊朗青年快步而来,冲杨赛儿一抱拳,“赛儿姑娘,尸骸已经全部掩埋好,可以祭祀了……”

    李汗青这才发现,一番讲解加演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了。

    只是,祭祀?

    很快,他就见识到了所谓的祭祀!

    残阳下,所有人都聚集到了谷口外的旷野上。

    在那里,三个大坑已经被填平,上面各自插着一块三尺高的木牌,那里埋葬着战死的人们,不分敌我,尽皆被葬在那里。

    杨赛儿独自站在最靠近三座坟茔的位置,在她身后不远处还站着五个乐手,手捧鼓瑟笙箫等乐器,再后面才是两个队列整齐的方阵,此时方阵里人人肃穆,皆面有悲戚之色。

    今日,躺在里面的是一道起事的兄弟和敌人,下一次说不定就是他们自己了。

    良久,杨赛儿声音沉重地开了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万众齐心共致太平……愿天下再无盘剥、再无欺压,愿战死的兄弟在另一个世界再不会遇到战乱!”

    说罢,她突然声音一扬,“起乐……诵经……送兄弟们最后一程!”

    没有祭品没有祭文,唯有奏一曲太平道乐、颂一段太平经,来慰藉死者!

    伴随着太平道乐,众人开始吟诵起来,“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车,君具马,请为诸君鼓咙胡……”

    众人忘我的吟唱起来,越唱越流畅,越唱越动情,唱出了这个时代的苦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唱出了他们推翻腐朽不堪的东汉朝廷致太平的决心!

    李汗青不会唱,只是静静地听着,感受着吟唱声中蕴含的情感,不知不觉间便被那情感所感染,与黄巾军并肩奋战的决心也就更坚定了。

    天子无德,朝政腐朽,这些穷苦人揭竿而起只是为了争一个太平盛世……难道这也有错?

    不!

    如果历史长河中没有出现过一批又一批像他们这样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人,千百年后的世人根本不可能迎来一个清明盛世!

    平等的思想只有在一次次斗争中才会生根、延续,人类社会只有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才会进步,才会变得更清明,更平等和谐!

    今日,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与有荣焉!

    吟诵声在一句“万众齐心致太平”中落下了帷幕,与此同时,太平道乐也在铿锵的旋律中戛然而止。

    站在最前面的杨赛儿突然转身,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神情激昂,“兄弟们,姐妹们,去长社!破汉兵!去完成战死的兄弟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杨赛儿话音未落,众人已是群情激愤,“去长社!破汉兵!去完成战死的兄弟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暮色中,众人点亮了一支支火把,穿过峡谷,浩浩荡荡地奔长社城的方向去了。

    此时,长社城外,黄巾军波才部的大营火光通明,绵延数里,颇有一番雄壮气势,只是中军大帐里的波才和一干首领相顾无言,气氛凝重。

    本以为首战告捷,就可以顺利地攻破朱儁所部,不曾想一天的战斗下来,本部人马死伤惨重,而敌军朱儁所部固城而守,安若泰山。

    良久,帐下一个白白胖胖的敦实汉子犹豫着打破了沉默,“波帅……我军仓促而成,未经任何训练,战力着实有些欠缺,不可再一味强攻下去了!”

    见状,一个蓄着三缕长须的半百老者连忙附和,“是啊!今日我军死伤将近两千人,士气大损,如果再这样打上几仗,只怕……”

    “陈余!”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帅案后的波才便沉声打断了他,“陈余,难道我等围而不攻就不会损伤军心士气了?我等既然已经举兵起事,若无破釜沉舟之决心,又何谈成事?”

    波才不过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满脸虬须,脸色一板自有一股慑的气势,“彭辉、罗方,连夜挑选三百精锐兵士,明日作为先锋攻城!此战与我军存亡攸关,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