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宋朝堂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宋朝堂

   接着奏乐接着舞。

    “三拜。”

    “万万岁。”

    礼到这一步算是暂告一个段落,百官有资格站在丹陛下就站丹陛下,有资格向上升阶,位列龙椅与大殿这一段御阶中间位置的就站到这。

    其他人就老老实实站在大殿中,按照各自身份老实待着就成。

    别看寇凖权倾朝野,此刻他也得站在大殿中,身边这一排还站着几个同僚。

    “朕这段日子染了微恙,赖诸卿操持了。”

    没等侍中承旨说开口说那句‘有制’的主持开场词,赵恒先开了口,他一开口,这承旨就算是暂时失去表现机会了,侧退两步站到一边装木头人,等到散朝的时候才有他的戏份和台词。

    “为陛下效命乃臣等本分。”

    朝会上是不能喊官家的,要呼陛下。只有散了朝大家伙私下里自己人一起聊天可以叫官家,这样显得亲昵。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没用的小知识,那就是官员私下里见到皇帝的时候,觉着自己身份亲近的可以唤官家,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不确定皇帝喜不喜欢自己的一样要叫陛下。

    像寇凖跟赵恒二十多年感情,故而私下里君臣见面可以叫官家。

    平时一般这么喊赵恒的都是太后、后妃这种身份的后宫家眷。

    那个张耆也可以喊官家。

    其他官员如章炎这种,私下里跟陈礼他们吃饭时可以叫赵恒官家,但真要见了赵恒的面是不允许这么喊的,他这个什么身份不能喊的这么亲切。

    “朕今日还有些不适,朝会的时间就不要太长了,挑几件重要的事说一下吧,其他如弹劾、风闻、升贬之事就不要拿出来议了。”

    涉及到人事纠纷的政务最浪费时间,赵恒可没有心情看大家伙在这里大打口水仗。

    寇凖没有动,他还没有等到洪州的军报,所以没啥好说的。

    倒是有人抢了他一步:“启禀陛下,臣有奏。”

    “卿有何奏啊。”

    “此非臣所奏,而是替王钦若转奏,王钦若在楚州寻的一本天书,特托请臣转奏陛下御前。”

    天书?

    这还真让赵恒萎靡的精神有了些许的振奋,命左右取来观瞧,这一看之下,顿时面露喜色。

    殿下的寇凖太了解赵恒的德行了,这皇帝啥都好就是封建迷信思想重的很,整日喜神鬼学说,东京城里里外外不知道多少个牛鼻子老道被赵恒封为先生,礼待有加。

    王钦若这人擅长投机取巧,连他娘天书都编纂出来了。

    不用问,肯定又是对赵恒大拍马屁。

    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寇凖却并没有站出来提反对意见,眼观鼻鼻观心,装起了瞎子哑巴。

    “好啊、好啊。”

    总算等到赵恒看完,皇帝老子很开心的连喊了几声好,瞥了一眼殿中的寇凖,笑道:“王卿忠心国事,朕很欣慰啊。”

    一听此话,王钦若的门生个个振奋,马上接二连三的站出来说王钦若的好话,说什么王钦若在楚州虽然位卑职薄但也一日不敢往却家国大事,呕心沥血,一日都工作十一个半时辰,剩下半个时辰睡觉,连做梦都想着能回到皇帝身边伺候。

    这话说的真情切意,连赵恒都感动了,叹息道:“既然如此,那就让王卿回来吧,不过此前他有过在身,今寸功未立不可复相,如此朕设资政殿,让王卿担任资政殿大学士,参议国事吧。”

    什么大学士、参知政事的,不就是个名头而已,重点就是能不能参议国事。

    只要能,那就是宰相。

    大家伙都很开心的替王钦若谢了恩,从头到尾,寇凖都一句话没吭,只顾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子发呆。

    “寇卿以为如何啊。”

    赵恒总算是想起来了寇凖,后者站出来躬身道:“臣附议。”

    “那就这么定了。”见寇凖如此识相,赵恒也很开心:“秘书省拟旨吧,召”

    话还没说完,殿外跪下一名小宦官。

    “启禀陛下,洪州八百里加急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