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修命者开局寿元百万年 > 一五七章 山海之私

一五七章 山海之私

北方领土,便以厚土宗恬不知耻,吞掉原赤焱门大片领地,却不肯割让半分利益给其他宗门为由,联合瀚海宗一齐向厚土宗发难。

    本来情势对瀚海宗利好,毕竟三百年统御东海,这个登陆点也算是堪用了。眼瞅着就能更进一步,于是调兵遣将,打算跟战神殿联合,打几场漂亮的决战,跟厚土宗签订城下盟约,将东海落袋。

    结果妖族大举进犯,三场大仗过来,瀚海宗损人失地,妖族的前锋甚至都逼近瀚海宗的宗门所在地了。

    瀚海宗不得不忍气吞声,签订城下之盟,以求调人回去保卫宗门。整个过程艰辛痛苦,伤损了好些宗门精英。

    正是有这些背景,厚土宗对于这次‘天骄争胜’报以乐观态度。

    且早早的就开始考虑、未来以何种态度处置东海地区的凡世国度,此时又该做怎样的铺垫。

    然后被冥渊崩溃给恶心到了。

    而瀚海宗,原本对于这次‘天骄争胜’也是势在必得的。

    毕竟齐国被其视作未来宗门上陆的凡世根基。可以理解为预备役的云霄宗登云城。

    三战后,天下玄门需要集体面对的下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度过漫长的浊潮寒冬。

    在浊侵天下、灵气稀薄的背景环境下,基本就不能指望凡世还有什么仙苗诞生了。

    灵气足才能育灵胎,因而凡世仙苗,多出现于偏远山村。

    那么玄门如何传承?自然是靠从类似登云城那般的仙城中获取弟子。

    在仙城中,相关的仙苗培养体系其实早就成型。

    比如说血脉传承者一系,血脉力量衰落者,被世家淘汰,而转入仙城为民,但因环境关系,还是有相当高的概率,发生隔代觉醒的。一旦出现,甚至能反哺宗家。

    又比如师徒派,专门有人游云寻找天运之子,稚儿、甚至还在他娘的肚子里,就被带回登云城培养,即便将来未被选中,其血脉也有较大概率成就不俗。

    某些命修卜修大能甚至表示,那些转世重修,在经历几世轮回之后,重新获得修行资质的,往往就较易在仙城人家投胎。

    这些,才是登云城之类的仙城存在的主要意义,否则若只是缺些扫洒仆役,凡人,又怎及灵奴傀儡?

    可瀚海宗,却因为海洋的特殊性,没有能力独自营建起自己的海底仙城。

    水底国度,涉及文明,这可不单纯是造几个海底生态园就能搞定的。

    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信息还是欠发达。

    哪怕是寿元动辄几百上千岁的修真者,由于醉心专业事务,也并没有将信息产业推进到现代地球那般程度。

    甚至可以说,修真者们有那个能力,但缺乏那个意识。

    当然,不是没有‘开窍’之人,比如谢天赐。

    通过谢长生的分身网络,谢天赐的信息掌控用利用,玩的不要太爽。

    恰恰穿越者的出身,使得周行也是个信息敏感者,这才迅速的分析出,谢天赐能从一个类似聂璋那样的底层混混,成为如今超凡圈的隐形巨擘,超越时代的信息体系、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且不说他是不是眼高手低,单从认知的角度,谢天赐绝对能算得上是是土著中的开窍之人。

    这也是周行决定第一刀就剁在谢长生身上的原因。

    他要让谢天赐这个网瘾老妖,庙算达人,感受‘没有网’的痛。

    说回到瀚海宗,由于没有自家的仙城,考虑到玄门寒冬的需要,便想要尽快筹建一座。

    几千年来,他们一直都有留意其他大宗门这方面的表现,暗暗记录,学习。

    虽然从理论转为实践,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瀚海宗修士们相信,就凭已掌握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有三百年左右的磨合期,他们是能够创立自己的仙城的。

    结果浊潮突临,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脚步。

    立刻就有人提出,原本的上陆计划已然不再具备实施价值。

    自身虚弱,再经迁徙、大营建,并且从头到尾要受夹板气,届时瀚海宗有崩毁之险。

    好在狡兔尚有三窟,瀚海宗未雨绸缪,自然也不会是孤注一掷,他们还有其他备用计划。

    在天海门所在的无尽海之南数百万里之外,有处无人荒洲,那里便是瀚海宗多年来暗中经营的另一处退路。

    当年瀚海宗的一个派系,从宗门独立出去,远走无尽海,其中就有瀚海宗的暗子,一直都跟瀚海宗有着往来。

    正是他们,探索出了荒洲,并协助架设了一条包括一系列中继节点的长途航道。

    只不过瀚海宗的睿智者认为,当初仙道旁门选在如今厚土宗辖区建立门派,是有着深刻的道理的。

    哪怕是后来门派分裂,也仍旧是以该地区为核心,形成修界圈子。从地理上,这里便是世界的中心。

    想要成为修界顶流,就得在这里发展争胜,这跟一国之京畿才是试图有大作为的政客的真正舞台,而偏远之地当鸡首说起来很逍遥,但实际上却形同流放是一个道理。

    因此,荒洲才是备用计划。

    可现如今,生存压力,已经大过了一展抱负的需求。

    瀚海宗便打算收缩疆域、转移重心,利用这数千年来在海洋的搜刮积累,于荒洲休养生息,而如今的宗门,则作为分部,以便翌日重返‘庙堂’。

    如果说这样的一个计划,之前还只是受一部分瀚海宗高层修士青睐,那么随着冥渊崩毁,就成了几乎所有高层的共识。

    东海已经崩坏成一块烂地,就仿佛挺好的一块沃土,不但迎来了小冰河期,还被人恶意的大面积撒盐,争之无用。

    既然如此,瀚海宗对待‘天骄争胜’以及齐国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瀚海宗的掌门就紧急通知这次争胜互动的负责人,表示:如果厚土宗还愿意念一些同道同源的情谊,那么,瀚海宗就将较为完整的齐国,当做礼物,送于厚土宗。

    为什么说是较为完整呢?

    主要是因为瀚海宗培养的凡人根基,主要体现在十三岛上,再往细了说,岛民都不太算,所谓的海民,才是瀚海宗看重的仙城泛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刻意引导和培养而成的。

    因此,不管有没有冥渊崩毁,海民都是要被迁往荒洲的。

    也正是因为瀚海宗重视十三岛,冥渊崩毁的冲击波潮、以及后来的冥灰死雨,反而对距离较近的十三岛伤害有限。

    从爆发之初,浪潮障壁大阵就被激活,除其中四岛因故障和人为破坏,遭受了洗礼,剩余全都被宛如生态穹顶的超级大水罩成功保护。

    这水罩的水虽然不厚,却是不断流动的活水,被侵染的水不停的流走,从而达成了较好的隔绝效果。

    可以说,这些被超凡力量加持的产业基地,可以说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经济明珠。

    如果厚土宗能顺利接手,在裁汰陆地大军的同时,能养起一支强力的海军,更好的应对瀚海宗收缩后,妖族对沿海岛链的侵蚀。

    可厚土宗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体谅,其言辞行事间透露出的态度,充斥着幸灾乐祸、乃至落井下石。

    瀚海宗投桃报李,心道:老子宁肯将三百年的心血都毁了,也一分一毫不便宜你个龟孙,等着妖族长驱直入捅你侧肋吧!

    这就是双方修士在尚都表现出的薄情、失德、智障背后的深层原因。当然,他们也确实比凡世权贵更不把普通人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