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七十四章 深耕荆湖北路!

第七十四章 深耕荆湖北路!

   欧阳辩对整个荆湖北路进行调研,根据他的分析,服务区的出现,打通了荆湖北路的任督二脉。

    荆湖北路的民间资本、经济潜力、农业、工业都会因此焕发出生机。

    接下来必然会有新一波的爆发,而且是全方位的爆发,农业也好工业也好,还有服务业,都会因此而爆发出活力。

    而依附经济而生的服务区,只有越来越滋润的份,压根不会萎缩。

    欧阳辩在调研之后,认为深耕荆湖北路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经济潜力很大,开发程度不高,非常值得投资。

    所以他在服务区基本完成建设之后,打算开始对道路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欧阳辩的规划历来讲究步骤。攫欝攫欝

    他所规划的首期是铺设江陵府到各州的官道。

    这一期的工程量虽然不小,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庞大。

    因为官道本身就是常年修缮的,尤其是以江陵府为核心道各州的通道。

    之所以要大规模的铺设,是因为欧阳辩认为现在的官道是不符合标准的。

    所谓官道,也不过是以泥路为主,每次到了下雨天,就没有商队敢上路了。

    因为一旦下雨,整条道路泥泞不堪,人都不好走,别说车马了。

    荆湖北路原本就是南方,到了夏季,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很难通行的,这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从重生到现在,欧阳辩很少有进行实质上的发明,主要是以概念性的创造为主。

    从房地产到金融,都是以积累财富为主,但是在实业上却甚少发力,因为实业上需要的资本太高。

    现在到了这个程度,他终于打算在这方面发力了。

    现在他想要修路,而且是要修高规格的道路,就得使用实质上的发明了。

    他要发明水泥。

    用黄泥修的路,无论如何高规格,甚至使用什么熟土,都很难避免泥泞。

    而用石板铺路的方式,花费之巨,即便是他有央行的支持,也很难支撑,而且修出来的路也未必就有多好。

    水泥就不同了,水泥在技术上不难,关键是便宜,无论是烧制还是浇筑,效率都是非常高的。

    欧阳辩开始调集精兵悍将。

    首先就是将姜汝成的团队召集到江陵府。

    姜汝成主管的西湖城公司项目组已经闲置了半年之久,在西湖城二期建设完之后,这个相当于后世的大型工程公司的庞大的工程队陷入了停摆的状态。

    姜汝成建议公司解散工程队,但是欧阳辩没有同意

    西湖城这么大的工程锻炼出来的工程队,如果这么解散了就太可惜了,果然这个时候用上了

    姜汝成带着他庞大的设计团队来到了江陵城,立即投入了设计的工作

    他们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修路相对比修房子来说实际上还是简单一些的,不过欧阳辩给出的意见却让他们感觉到有些难度。

    欧阳辩认为当下的官道修建并不合理,因为材料不过关、以及省费用的考虑下,官道的修建以简易为主。

    所以尽量避免修桥开山,这样的路况很复杂,既不能保持笔直,还在某些地方变得狭窄不堪,极难通行

    欧阳辩的要求是,尽量取直,保持宽度,这样一来,就得采用遇山开山,遇水搭桥的方式了。

    这么一来,姜汝成的设计团队就有些不够用了,

    毕竟搭建桥梁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

    不过没关系,姜汝成人面广,快速地延请到了极为著名的桥梁专家进行辅助设计。

    规划在进行,欧阳辩则是在做其他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造水泥厂。

    水泥工艺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

    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就是水泥了。

    只是要掌控好其中材料的配比,这需要工匠进行试验才行。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欧阳辩认为这个时候最专业的应该就是烧陶瓷的师傅了。

    他让人去请了一些老师傅,分别给了任务,设定奖励,就不怎么管了。

    水泥毕竟还是很简单的,他相信老师傅们的手艺。

    他主要是做项目立项。

    他要重修官道,是在官道上的基础上进行修建,这个过程肯定会影响官道的使用的,这就涉及到地方官府了。巘戅妙笔库巘戅

    央行和官府是两条并行的线,并不直接隶属,就类似后世的条块之分。

    央行要将手插进官道的修建之中,就必须和官府沟通。

    征得官府的同意是一回事,欧阳辩也不想让官府置身事外。

    各个地面上的事情,有官府出面还是能够更加轻松一些的。

    欧阳辩的第一站找的就是江陵府。&#21434&#21437&#32&#22937&#31508&#24211&#32&#109&#105&#97&#111&#98&#105&#107&#117&#46&#99&#111&#109&#32&#21434&#21437

    想要在荆湖北路搞事,江陵府是绕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