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文娱试玩 > 第四五四章 转型

第四五四章 转型

    韩试在横城呆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每天跟着吴奇达,近距离观摩一部武侠片的拍摄过程。

    老实说,韩试是比较失望的。

    尽管知道武侠都是虚构的,飞檐走壁、真刀实枪不可能,可韩试原以为起码能看到些你来我往的打斗场面,会有一丝丝功夫的样子。

    结果样子都没有,武术指导也许会几招,男女主的打戏连花拳绣腿都算不上,完完全全的原地摆造型。

    看着别说过瘾了,简直破坏对武侠片的美好念想。

    韩试没了热情,剧组却对韩试的突然探班非常欢迎。

    《天龙》剧组的大小演员,几天里猜测纷纷,看样子韩试要么是在跟吴奇达导演谈合作,要么就很可能是自己有拍武侠剧的想法与计划,在找吴奇达导演学习经验。

    心眼活泛地几个主演,一有空就往两人跟前凑,就算打听不到内幕消息,至少以韩试现在的咖位,在人家眼前混个面熟留点印象总是好的。

    剧组里没有大咖,女主是新人演员,男主算是个当红小生,可与韩试比起来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韩试偶尔应付一下,心里很想结识的却是剧组中的好几个配角。

    几天之中别人在注意韩试,韩试同样在观察演员,大致理解了吴奇达的牢骚从何而来——估计男女主都不是吴奇达的理想演员,演技不能说很差,可韩试都看得出瑕疵。

    然而几个主要配角,却几乎是清一色的演技精湛,任劳任怨。

    连火候都把把握特别到位,既会演好自身的角色,又不至于压戏,盖过主演的存在感。

    显然不但是会演戏的老戏骨,也是会做人的老油条。

    这些人对韩试就没别人一样热切了,客气中保持着距离,以韩试的社交水平,在离开剧组前就混了个点头之交。

    不仅《天龙》剧组的人,业内业外不少人都在关注着韩试毕业后的第一个动作。

    毕竟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里程,韩试完成了学业,接下来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事业了。

    以前一边上学都成为了近几年发展最好的明星之一,现在重心全放到了工作上,无数人不由越发拭目以待。

    圈里很多人是想着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或资源热度上的冲突,网友们是单纯地期待韩试赶紧营业。

    因为转眼间韩试毕业已经一个月,从毕业歌曲《素颜》后,仿佛再次人间蒸发了。

    七月中旬,韩试从横城回到了芙蓉市,柿子们的祈祷才总算有了回声。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韩试并没有出新歌或者上新节目、拍新戏,毕业后的第一个动作根本不是在娱乐圈。

    新书出了。

    《且听风吟》。

    看书名就满满的文艺风。

    作者出版社的宣传铺天盖地,两年之后韩试又一次出版新作品,出版社比韩试都激动万分,卯足了劲希望创造新的奇迹,给出版业好好上一课。

    韩试仅转发了一记新书上线的微博。

    销量恐怖。

    《且听风吟》开售的第一天,就突破了一百万册,直接断货,大部分人连简介都没看就先下了订单。

    恐怖的销量自然主要是柿子们的功劳,很多真正的书迷手速慢了点就没抢到,在社交平台上到处抱怨不已。

    在柿子们的狂热一波后,新书的销量就逐渐回到了正轨,可依旧造成了出版业的地震。

    十天,就越过四百万册了。

    作者出版社被同行们羡慕到发疯,大大小小的作家们同样对韩试免不了眼红乃至嫉妒。

    人的眼珠子是黑的,心是红的,一旦眼珠子红了,心就变成了黑的。

    伴随着《且听风吟》的畅销,争议随之而来,有些是就事论事,有些是否在暗戳戳地带节奏煽风点火,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除了极个别天生杠精,但凡有一丝名气的,就不会头铁到直接对韩试上蹿下跳地开喷,都力求做到起码看上去有理有据。

    前车之鉴呢,惹不起。

    不少作家、教授或文学评论家以及部分书评博主,对《且听风吟》诟病的地方,也没有太多新意。

    认为《且听风吟》与韩试的前几部小说一脉相承,都有着伤感文学的遗毒,充斥着无所不在的颓废空虚与无病呻吟的消极,对社会没有正面效应,尤其韩试作为一个有极大影响力的青年代表性人物,会给很多年轻人树立错误的人生观,陷入自我怀疑与麻痹放纵的泥潭。

    如果只浅读的话,对《且听风吟》的指责与担忧并非无中生有,书中是有无聊痛苦的影子。

    韩试不喜欢只一味注重文学的严肃意义却忽略了根本的审美愉悦,对专家们的说法很想嗤之以鼻。

    若是在原来,韩试就放任不管了,一切交给读者去评判,作者写完了后就已与书无关。

    可在《开讲》的经历,让韩试的心态多少有了点变化,虽然完全没有与人去打口水战的兴趣,却有了一份作为公众人物的担当。

    至少尽一份心,别让有些人被专家们一通高大上的说辞给误导了。

    在网上对《且听风吟》热议时,韩试一反常态地很快就作出了回应,发了一条长微博:

    “我们应该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文学可以仅仅作为一种描述。比起有着时代使命感的崇高的复杂的探讨,在写作上我偏爱于表达个体的纤细的独特的情绪,写一种特立独行的体会,写生的感受本身,并不在高深浩远与哲学家都头痛的意义。

    同时就如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我所写到的都是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在每一本书里,故事的主人公都一直在路上,为了曾经处在黑暗中的自己,向往白昼之光。《且听风吟》是关于回望与迷惘,亦是关于追寻与归宿,孤独的背后是解决孤独的过程。

    然后我想说一点个人的感想,我们都应当确认自己与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保持恰当的尺度。这种距离感是可以接近,但又并非黏糊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个距离,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由。

    放在写作上,身为创作者的我与解读者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