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合伙人 > 第六百五十二章 无烟火药的发明历程

第六百五十二章 无烟火药的发明历程

采用七十到一百四十五度的馏分。

    获得了石脑油,就可以通过制备乙烯的同时,分离出丙烯。

    经过这么多环节,终于得到了想要的苯和丙烯,再利用异丙苯氧化合成法,就可能得到最终想要的丙酮。

    这个问题终于在上个月得到解决,然后经过一次次的试验,终于把无烟火药给造出来了。

    这种形式的无烟火药被称为双基火药,它比主要由硝化纤维或者硝化甘油构成的单基无烟火药更具威力。

    因此,它将逐渐成为以后的主要发射药。

    沈浪之所以如此期待这项发明,是因为这一发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将为机枪的发明和普及创造了最佳的条件。

    因为依靠以前的有烟火药,产生的杂质太多,很容易导致枪膛阻塞,是无法满足机枪子弹连续发射要求的。

    所以,即便机枪造出来了,实用性也很差。

    正史中,正是因为无烟火药的出现,马克沁重机枪才能拥有自己的舞台。

    从这一刻开始,有烟的黑火药终将被取代,无烟火药将成为普遍使用的发射药。

    由于这项发明的成功,沈浪还特意推迟了对倭国的行动。

    因为留给倭寇的,肯定要最好的,老师用最严厉的手段,才能教出“老实的好学生”。

    待大明完成了无烟火药的量产,并发明出来机枪,那才是大功告成。

    其实,机枪的构想在三年多前就已经被沈浪提了出来,是朱慈烺主持的重要项目,以马克沁机枪和加特林机枪为范本。

    因为这两款机枪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个是单管的,一个是多管旋转机枪。

    正史中,加特林机枪其实比马克沁机枪还要先二十年发明,最初的加特林机枪是手摇式的,是一款通过机械完成自动装填的速射武器。

    但在在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后,看起来多管更占优势的加特林机枪反而迅速的被比了下去。

    因为与马克沁机枪相比起来,加特林机枪的弊端太多而且太过明显。

    它对射击的要求很高,射手摇动手柄必须要保持匀速,一旦摇动过快就会卡壳。

    如果是在平时训练中还好,在战场那种紧张的氛围下,几乎很难做到,所以故障率很高,导致它的射速甚至还不如马克沁机枪。

    而且它很笨重,操作一挺加特林机枪,需要四个人,而一挺马克沁机枪,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其稳定性也远远不如马克沁机枪。

    由于笨重,机动性和隐蔽性也无法与马克沁机枪相比。

    综合下来,加特林机枪几乎被完虐,自然就被各国迅速淘汰。

    一直到二战,由于战争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空战,需要射速更高的武器才能增加胜算。

    于是,人们又想起近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通过更先进的工艺解决了加特林机枪以前的各种弊端。

    不但让加特林机枪起死回生,就是在沈浪所在的时代,也是大放异彩。

    而马克沁机枪,则早已经被通用机枪取代。

    所以,加特林原理只因其太过先进,没有被时代领略到,才让其错过了那么久的发展时间。

    而沈浪作为后世人,以上帝的视角,自然不想大明错失这样的机遇,两款机枪的研制要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