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九品九道 > 第152章 怨意

第152章 怨意

件都博得热烈的掌声和打赏。

    此起彼伏的哄闹声不断,想必狐艳娘子衣装剥得越来越少,白肉露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私。哄闹中夹杂着焦急与挑逗的辱骂,彰显着人性本质的熏欲与丑陋。

    如此搔首弄姿,非但不雅,更是扰乱了秩序。王大石想看,碍于不雅,拉着欧阳紫云便走出了圈子。木铁胖子看着起劲,意犹未尽,苦丧跟着走出来。

    天色就快黑了,街市零落,过客稀少。人数聚集最多的是那花灯掩饰下的妓院,除此之外就是狐艳娘子的舞姿之下。

    这群人在一阵哄闹与激烈的掌声吆喝声中散场,想必狐艳娘子剥了极限。结束了演出,不过一会,街市上的人往渐渐密集起来,交织往返,尽是行道各门各派的教众。

    王大石走了不远,但看前方又围起了人群,又凑上去瞅一眼。

    人群之中坐着一位妇人家,面前摆着一张素纸,写满字迹。

    王大石一看就乐了,他记起在半仙街那些算命打卦自称半仙半神的人物都会在一块布写上字,画上太极八卦图案,字里行间,描述着自己绝技,彰显着自己的能耐。王大石以为这妇人类似半仙半神的人物,再仔细看纸上之字,才发觉并非如此。

    应是妇人家穷,没上学堂,纸上百十来字错近过半。

    字面上说,妇人孤苦,年事已高,遇到奇怪的事情,求高手帮助。

    纵然各门派围众很多,但是没有一人愿意。

    妇人应是没有见过这等场观,显得有些紧张和矜持。

    欧阳紫云热情热心,拉着王大石一起坐在妇人面前,与之聊起了家常,打消妇人的顾忌和紧张的心理,渐渐转入正题,问她所需要何种帮助。

    妇人跪下来便磕头。

    原来,妇人中年时候死了丈夫,后来改嫁林氏,自从嫁入林家不久,便接二连三发生倒霉的事情。半夜里头总能听到院子的门在响,当地人都说是鬼敲门,是妇人不守妇道,改嫁他人,死去的丈夫寻她来着。……

    妇人哭着说道:“林氏很疼爱我们,勤恳朴实。几年前,邻家办理丧事,丈夫林氏搭手抬棺材,棺材很重,经过自家的门口时,林氏丈夫经受不住,被压得跌在地上,棺材也就落在了自家院子门前,虽然丈夫没有受伤,可是……”

    说到这时,妇人已经泣不成声。

    对于民间的认识,王大石虽然不能跟风游僧相比,但是妇人所说的情况,他还是很了解的。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在抬棺材下田的路上,讲究一马平川,若是跌倒,此人一辈子不走运道,一辈子倒霉。另外,棺材不能随意落于停落,若是不巧落在谁家的门庭前,那是不吉利的事情。有句俗话说:棺材落在家门口,随手就能牵着走。此话的意思是说,抬棺材一路要走好,经过人家门口的时候不能停落,一旦落下,落在谁家的门口,谁家便将死去一个人,而且立即可现。这条也算是民间的大忌。不过,冥冥之中也要靠积德修行,善者逢凶可化吉。

    妇人接着说道:“倒霉的事情不光如此,有一天,林氏丈夫在夜里遇到两位死去的人,死人向他讨要两块板。更倒霉的事情远不如此,自己的女儿也下落不明!我这真是苦命呀,我这真是倒霉呀!……”

    “两块板?”

    王大石心想,若是林氏丈夫碰到的果真是死人且向他讨要两块板,想必林氏在什么地方触动了两位死人。

    木铁胖子听到这时感觉有些不耐烦了:“大婶子,你,你怎么这么倒霉呀!这些恐怕就是你的林氏丈夫抬棺材跌倒惹的晦气!”

    妇人哭丧着脸,落下浑浊的泪水,似乎还有很多窝心的事情发生过,让她深受委屈。她哀哀一叹:“这,这该怎么说呢,这就是咱们穷人的命道呀!……”

    欧阳紫云伸出手指在盘算着,念叨着说:“鬼敲门一件,棺材下跌倒,棺材落在庭院门口,林氏遇到死人讨要木板一件!……”她数着,然后向周遭看了看,说道,“怎么都是倒霉而又玄奇的事情!——各位大都是行道中人,可否能够帮助这位大婶破解这些倒霉的事情!”

    行道门派虽多虽杂,但精于此事的尚少。乡土派算是一个,但楞菇师傅不复存在;土葬派算是一个,可自身深陷幽梦之扰。行道之中,除此两派便数佛道两家,可是周遭所现,哪有他们的人丁?

    王大石深深地叹了口气,心说:“行道中人,奇人异士颇多,但是真正能驱邪镇鬼的没有几个好手。楞菇师傅死去后,再无楞菇!”

    欧阳紫云此时破口而笑,对王大石说道:“你可是楞菇师傅唯一弟子,你可不能不解救!”

    王大石一顿,心想:“救人水火,自然不敢怠慢,只是三日之后,便又将在显通寺集会,要代表乡土派破解南阳先生梦灾之扰,还要学习武艺……哎,突然间觉得,自己竟是繁忙!”

    “自然解急救难为最先了!”王大石心底权衡了一番,无奈叹道。

    欧阳紫云笑着说:“嘿,看看你,都是为别人着想呢,向你这样的憨子已经不多了!”

    王大石越来越忌讳别人侮辱,特别对“憨子、傻子”敏感之极。当下见欧阳满脸笑意,心想不是故意说自己是憨子的。不过,这种说法下的“憨子”倒不显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