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汉明 >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变化太快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变化太快

休战,这不仅是让已经精疲力竭的诸卫得以休整,更是吴争打算先去纾困后方,同时,去“消化”光复的土地。

    吴争深知自己是在蛇吞象,北伐军再强大,也就二十万人,建兴朝也只是一个东南沿海的势力,对于中原和西北的影响和控制力,远达不到形成一个王朝进行统治的能力。

    先不说有三、四十万大西军做后盾的永历朝,就说如今因吴三桂等部清军撤离后,死灰复燃的大顺军残部,他们虽然属于乌合之众,但奈何人数多啊,而且,这些人一度建国,有着更强的凝聚力,这不是仅靠一杆反清复明大旗可以拢络的。

    同时,象吴三桂等正在中原一带坐山观虎斗的各路清军,更是让吴争心中忌惮,这些军队,随时可能东进,只要北伐军兵锋稍有不慎,遭遇挫折,他们就会迅速改变态度,如一群饿狼般地向东扑来。

    北伐军能守住东南沿海,却无力地中原及西北形成有效震慑。

    而且,就算北伐成功,那接下来,还得进行一场在吴争看来没有必要的内战,去光复陕、甘等西北之地。

    正是各种考虑和为难,使得吴争不得不再次改变战略,选择临时休战,当然,前提吴争已经要钱谦益带给济尔哈朗了,那就是济尔哈朗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然后再来谈两朝停战事宜。

    ……。

    局势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吴争的战略改变。

    随着鲁之域、钱翘恭,与沈致远对安东卫的三面合围,鄂硕与岳乐迅速形成共识,率军主动北撤至日照。

    也就是说,那边济尔哈朗还没见到钱谦益呢,这边安东卫清军已经“遵命”北撤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安东卫距离日照可不是百里,那是数百里地。

    凤阳城方面,池二憨率军西进,与李过会合之后,攻凤阳城的广信卫暂时稳住了阵脚。

    而被池二憨“嫌弃”的刘放,在这时又祖坟冒青烟,再立下一新功。

    按理说,刘放所带的不过是三、四千衡阳卫及刚在泗州城内被刘放“以身说法”哄骗来的三千多百姓,这种军队,就算阿济格派出一支三百人的精骑,也能轻松冲溃,起不了什么大用。

    池二憨当前是出于好心,这样的军队,能不派上战场就不派上战场,那就是送死啊。

    可人家刘一手不这么想,他信了池二憨。

    刘放认为有道理啊,迂回到凤阳城北门,突然出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啧啧……多好的手段?

    而且刘放很认为这手段几乎是契合了他“将军”的身份,有谋略、有内涵,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可刘放还有一种心思,那就是中了“有多少人做大多官”这句话的毒,可以说,池二憨是始作俑者。

    于是,刘将军从泗州出发,这一路行军,每到一处,不管是县、镇、里、村,反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见刘将军亲自现身说法,哄得那些个原本在镇子里就无所事事的混混们,那就象打了鸡血般地亢奋、激昂。